1、活性金屬和難溶金屬
1.1、活性金屬是在高溫下對氧和其他間隙元素有很高親和力的金屬如鋯;
1.2、難溶金屬是與鉻相同或超過鉻的熔點的金屬如鈮、鉭、鎢、鉬、鉻、釩、錸等。

2、鋯的基本概念及簡介
鋯來自于阿拉伯語單詞 zargun,為金色,用來形容鋯寶石(ZrSiO4)。在 1789 年由 M.H.Klaproth(克拉普羅特)在德國發現鋯,1824 年分離出非純鋯,1916 年李國欽博士創立華昌公司,在1924 年制出具有延展性的鋯金屬并于 1947 年以試驗規模生產出工業用鋯,1949 年采用鎂熱置還原法制備鋯金屬,1956 年建立鋯廠,六十年代早期,鋯和鋯開始用于防腐。1965 年鋯合金用于核工業,1970 年代第一次在醋酸生產中大規模使用鋯。
2.1、鋯的主要性質及用途
鋯(Zr)是第九種最普通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豐富,占 0.025%,其地質含量超過 Zn、Pb、Ni,甚至超過 Cu、Sn,儲量為銅儲量的 2.5 倍。熔點 1882℃,沸點為 4377℃,密度為 6.506g/cm3(20 ) ℃ 。根據鋯的性能特點,鋯主要用于核反應堆、化工設備和作為合金成分三方面。鋯的熱中子吸收截面低(0.18靶),鉿熱中子截面高(105 靶);鋯的原子序為 4a,原子量 91.224,如此,
鋯被廣泛得用于:
(1)鋯是一種熱中質穿透材料;
在中子輻射下,鋯的強度韌性不變,熱中子的吸收截面小,是良好的反應堆結構材料;
(2)優異的耐蝕材料鋯對很多腐蝕介質均有很強的抗力,優良的抗酸、堿和液體金屬腐蝕能力,使鋯成為當今熱交換器、汽提塔、干燥塔、反應器閥門、管道系統和核應用的優先選擇材料。
(3)除氫除氣材料,在低溫條件下就開始吸氫。
(4)作為鋼、鋁、鎂、銅、鉬、鋯、鈮等的最好的合金元素;鋯作為合金添加劑主要用于鋁鎂合金用于控制晶粒尺寸和微觀結構,用于鋼中主要用來脫氧。
2.2、鋯的來源及提煉工藝
1)鋯的來源
鋯主要來自于兩種礦石:鋯英石和斜鋯石;工業鋯主要來源于海邊沙灘中中的鋯英石和斜鋯石,在澳大利亞、美國佛羅里達主要以鋯英石為主,南非、俄羅斯主要以斜鋯石為主。
鋯英石主要用在陶瓷釉料遮光劑、耐火材料、鑄膜、陰極射線管及光纖用玻璃、高級陶瓷、磨料和化工產品等。
2)鋯的生產流程
鋯的生產提煉工藝制備方法與鋯基本相似,生產海綿鋯的產量少,國內需求量少,產量小。包括克羅而工藝,化學萃取工藝,主要有以下幾個
主要程序:
(1)鋯英石的備料
(2)鋯英石的粗氯化
(3)除氯塔,回收四氯化硅、鋯鉿分離、溶解四氯化鋯、調整溶液配比并分離;
基本化學工藝方法如下:
ZrO2---ZrCl2----MgCl2+Zr
海綿鋯和海綿鋯一樣,制備后成分除了 O、H、N 之外,其他元素基本不發生變化。
鋯材鑄錠的加工基本工藝流程:
海綿鋯-----真空烘干------組批混料------壓單塊電極-----電極組焊-----一次電子束-----切底墊-----取樣分析------氬弧焊箱內焊接------二次電子束-----扒皮取樣分析成分-----去頭部-----切除底墊------超聲探傷-----成品鑄錠。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