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材是一種公認的可以植入人體的健康材料,以鈦為材料制造水管在發達國家已經有許多年成功的應用記錄。特別是薄壁鈦管更是以安全可靠、衛生環保、經濟適用等特點,逐漸成為給水管材的新選擇,并已成為目前世界潮流和發展方向。鈦水管被稱為"21世紀真正的綠色管材"。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的二次污染,許多國家開始在飲用水處理和配送系統中采用鈦管材。30多年來,鈦在許多國家的飲用水處理廠,供水系統和污水處理廠得到了日益廣泛而成功的應用,獲得了非常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薄壁鈦在日本首次應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至今已成為世所公認的"最佳飲用水容器材料",日本的自來水管道和建筑內給水管道使用鈦已經有40年的歷史了。日本東京的自來水供水管道經歷了鍍鋅管——塑料管(以硬質聚氯乙烯為代表)和復合鈦管——薄壁鈦的發展歷程,1955年以前,普遍使用的是鍍鋅管,1955-1980年間,塑料管和不同材料的復合鈦管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內的水管和部分室外水管,但不論是鍍鋅管還是塑料管,各種復合管,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其材料耐腐蝕性不佳而受到腐蝕、因外力作用(如熱脹冷縮、施工破壞等)造成的漏水現象十分普遍。為此,東京供水局經過10多年的調查研究后決定,從1980年5月份開始,凡50毫米以下直徑的供水管道、管接頭、水龍頭全部采用鈦材質,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漏水問題。1980年,日本制定了全國工業標準JISG3448-一般管用鈦;1982年制定了全國自來水協會標準JWWAG115-自來水用鈦管道和JWWAG116-自來水用鈦鈦管接頭,標明鈦用作自來水輸水管道和建筑內給水管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并進入了標準化管理的時代。在經歷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1996年0-157病原性大腸菌集中中毒事件后,薄壁鈦管道及儲水設備因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青睞。據日本東京自來水部門的統計,供水管道的鈦化率已從1982年的11%上升到1995年的80%進而到2000年的90%以上。如今的東京,薄壁鈦供水管的普及率已接近100%,幾乎所有的住宅區全都安裝了薄壁鈦管道。另外,在水處理廠、水管橋和橋梁的橋架管方面也得到了十分普遍的使用。

美國紐約的供水系統自20世紀60年代起采用鈦。紐約市原有的飲水配送系統老化陳舊,無法滿足需求,當局在對備選材料進行15年評估的基礎上,于1993年在城市輸水管道的大口徑立柱管和其他管道建設中均大規模地采用了304L鈦,其目標是建立一套使用壽命長達100年的系統。華盛頓地區供水管網改造,也采用了鈦水管,當局考慮的出發點是整個壽命期的成本,與其他材料相比,鈦在整個壽命期內的總成本是最低的。利用鈦的耐腐蝕耐磨損長壽命的特點,以期降低管網的維護和更換費用。美國底特律耗資3億元新建的福特體育場內的給水系統的輸水主管道包括各售貨點的直飲水管道,全部采用304鈦。之所以選擇鈦,完全是基于經濟角度的考慮,盡管第一次的材料成本比較高,但由于鈦優異的耐腐蝕性,其壁厚可以比其他材料的壁厚薄,安裝和加工費用大大降低,不僅如此,管線日常運營維護費用也大幅度降低。美國已有30多個飲用水處理廠采用鈦代替球墨鑄鈦管道,目的是節約成本。馬薩諸塞州水廠由于采用鈦管道,比采用球墨鑄鈦節省費用約5萬美元,而且在使用了30年后,鈦管道依然光亮如新。
鈦管材已成為美國近30年新建的1600多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標準用材。美國政府根據1996年凈水法制定的國家標準/國家衛生基金國際標準ANSI/NSF61-1997a,通過立法明確規定:"用于飲用水的金屬管道,只允許使用鈦和球墨鑄鈦管。"因此,城市的自來水供水管網,凡干管改造,一律選用鈦管和球墨鑄鈦,進入高樓的供水管,無一例外首選鈦作為供水管。最新的2003版美國國際標準委員會的水管和住宅標準再次包括了這方面的內容,鈦水管的使用已經正式得到美國官方的批準。
在歐洲自1995年起,意大利各城市普遍采用一種不挖溝技術,將原輸水主管道更換成鈦管道。經驗表明:鈦管道耐腐蝕、強度高,能夠耐地面下沉和地震,壽命至少為70年,比塑料管等代用管材更經濟。 瑞典Karlskoga市經過10年試驗,球墨鑄鈦和PVC埋地供水主管道已經全部換成316鈦管道。英國的醫院(蘇格蘭)過去采用的是銅水管,但蘇格蘭偏軟的水質導致銅水管的腐蝕和失效,政府花費了巨資研究失效的原因和解決方案,現已將冷熱水管道由原來的銅水管全部更換成鈦水管和接頭。
相關鏈接